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呀,我是投顧團隊的曉月。
最近,A股市場的“股債蹺蹺板”效應尤其明顯——當AI科技股帶著寬基指數一路高歌猛進時,債市卻遭遇了陣陣寒流,中證全債指數近一周就下跌了0.59%。
一些持有債基的小夥伴就在感歎:“債基未來還能投嗎?還能繼續收蛋嗎?”
先別慌!今天,我們就用3個問題來帶大家分析分析。
1.⠨👦債市為何走弱?
整體來看,我們認為主要有3個原因:
①資金麵進一步趨緊
1月以來,債市的資金麵持續轉緊,債市收益率上行以短端為主,曲線極度平坦;截至1月末,中長期純債利率基金久期中位數(ma10)達到4.43年的曆史最高位,短端利率和長端利率倒掛,因此在融資成本高於債券票息的情況下,市場脆弱性增加。
②A股表現強勢,出現股債蹺蹺板效應
在近期科技行情帶動權益市場整體上漲的背景下,一些投資者或調整大類資產配置比例,將部分債券持倉轉換為權益類資產,這種資金遷徙也會造成債市的階段性“失血”,出現一定的股債蹺蹺板效應,推動利率上行(ps:收益率下行表示債券價格上漲,我們持有的債券基金一般也能獲得正收益,收益率上行則相反,代表了債市調整下跌,正如前文上行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圖一樣)。
③風險偏好回升,壓製債市情緒
上周民營企業座談會成功落地提振了市場情緒,疊加1月社融數據超市場預期,金融數據迎來開門紅,基本麵整體向好。
債券是典型的避險資產,大家不想承擔較大風險時,通常會偏好買入債券資產,而風險偏好提升時相反,債券就不再是“香餑餑”了。
所以,在最近股市回暖、微觀信心修複以及社融企穩向好的積極信號下,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對債市情緒也形成一定程度的壓製。
受上述因素影響,債券市場出現了一定的分歧,大家持有的債基也出現了一定的調整和回撤了。
2.⠥大邏輯變了嗎?
我們可以看下權益市場、資金麵、基本麵未來會有哪些變化。
l⠦슧層麵——TMT板塊成交占比來到曆史高位
Wind數據顯示,當前A股TMT板塊成交占比已超40%,接近2023年4月的50%曆史峰值水平,並持續高位運行,未來科技行情對於股市的持續拉動動力需要觀察。
l⠨𓇩層麵——對去年底寬貨幣預期的修正
我們認為,這段時間的調整可能僅是對去年十二月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預期的修正,央媽貨幣政策並沒有實質性的緊縮風險。再加上,馬上臨近月底了,央行可能會增大淨投放的力度,資金有望保持平穩,資金大幅度收緊的概率比較低。
但還是注意,短期來看,債市仍受到多重擾動影響,需要持續關注資金麵擾動何時好轉,以及信用債持續調整帶來的贖回壓力。
l⠥쩺—經濟持續複蘇中
雖然近期宏觀經濟數據持續回暖,但整體基本麵仍在持續複蘇中,因此在經濟基本麵徹底轉向到高斜率的複蘇階段前,債市或仍有配置價值。
總的來說,債市大邏輯仍在,貨幣寬鬆或是2025年的一條主線,並且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債基也仍具關注價值。
不過,當前擾動因素較多,大家還是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整體倉位和買賣時點,避免一些短期的回調風險。
3.投顧團隊怎麽看?
作為投顧團隊,我們對債基組合的未來運作思路保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當前節點比較臨近兩會窗口,政策動態與預期差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就目前形勢而言,宏觀數據對於債市還是有支撐的,預計債市後續或維持震蕩態勢。
基於以上研判,我們未來可能會:
l⠩⨦ 將重點關注組合的波動、回撤、結構以及流動性等因素,保持組合的相對穩健性,避免過高的風險暴露。
l⠨꿥方麵,不建議持有人在此時高頻交易,畢竟有時候觀察也是一種策略。
l⠦𖧛方麵,隨著國內債券收益率不斷創新低,債市持續震蕩或限製收益空間,大家可以酌情調整自己的目標收益率,以更理性、穩健的心態應對當下市場。
當然,如果市場再進一步出現調整,我們將繼續關注MLF到期續作、資金麵變化等情況,屆時會擇機對組合進行調整,把握階段性的波段機會,力爭為大家帶來更好的持有體驗。
(本文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風險提示:廣發基金本著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投資者利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但並不保證各投顧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參與基金投顧業務,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基金投資組合策略的風險特征與單隻基金產品的風險特征存在差異。基金投顧業務項下各投資組合策略的業績僅代表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者創造的收益也不構成業務表現的保證。因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於試點階段,存在因基金投顧機構的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投資前請認真閱讀投顧協議、策略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顧業務詳情及風險特征,選擇適合自身的組合策略,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