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斷臂求生”:從仙潭“賣身”疑雲透析行業變局與資本暗戰
642025-07-05 07:42:35
在長達10年的中越邊境戰爭中,最令蘇越聯軍懼怕、嫉恨的解放軍將領,莫過於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將軍。那麽,在將星雲集的時代,當時隻是大校軍銜的張萬年為何能夠令蘇越聯軍深感不安?
張萬年將軍生於1928年,16歲參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剿匪作戰中,逐漸成長為一名解放軍尖兵,屢立奇功。1961年,提出了“三步走”基本功訓練法和“輕步兵夜戰法”,為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68年初,時任廣州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的張萬年奉命前往南京軍事學院受訓,期間,與前來此院校留學的一些越南青年軍官相識。同年4月,張萬年與9位戰友奉命趕赴越南溪山執行抗美援越任務。
在援越抗美期間,張萬年善於在戰爭中汲取教訓和積累經驗;針對美軍海陸空部隊善於協同作戰的特點,張萬年製定出充分利用山嶽叢林獨特的氣候環境、地形條件,采取小股部隊協同襲擾的新型遊擊戰法。
同時,製定出了符合越軍實際需求的野戰生存、防護和後勤保障方法,為越北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有效增強了越北政府抵抗美軍的戰鬥力。
越北遊擊隊通過運用張萬年提出的新戰法,使入侵越南的美軍海、陸、空部隊遭遇了不少的損失,最終,敗走南越。此時,張萬年的軍事才華不僅引起了越南當局的注意,就連遠在千裏之外的蘇聯軍隊也刮目相看。
1969年,張萬年出色地完成了援越任務,回國後馬上總結經驗,針對時代的變化,不斷加強解放軍的軍事訓練和現代化建設,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等人的高度評價。正因為善於探索,善於創新,所以,在將星雲集的時代,張萬年脫穎而出,成為了倍受國內外軍事界所關注的新秀。
張萬年回國後不久,解放軍被迫發起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咄咄逼人的蘇軍全麵分析了中國各軍區主力部隊及主要指揮官的作戰特點和實力,製定出了以全麵侵華為目的的作戰計劃。
張萬年成為蘇聯當局高度關注的中國將領之一,其所率的127師也是蘇軍重點關注的中國師級部隊之一。
中蘇關係惡化,直接引發中越邊境戰爭。一心想利用不凍港作為跳板,稱霸全球的蘇聯處處挑釁中國,深知自身沒能力與中國進行一場全麵戰爭後,就利用越南當局企圖稱霸中南半島的野心,狼狽為奸,給中國人民製造了不少麻煩。
1978年8月,蘇聯派了一支多達120人的軍事顧問團抵達越南河內,名義上是幫助越軍提高作戰能力,實際上是根據《蘇越友好合作條約》的主要內容,由蘇軍提供高級指揮官和武器,越南出兵,組成蘇越聯軍,意在侵略中國。
時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總監察長,被蘇聯人稱為戰神的駐越總顧問根納季ⷤ쨫ⷥ姥𗴥羅夫大將,在趕赴越南擔任軍事總顧問前就直接指出,中國的127師師長張萬年是越軍頭號勁敵。
所以,越軍在不斷挑戰中國底線,企圖將中國拉入戰爭泥潭之前,就開始著手建立越北軍事防線。而越北防線恰恰是針對張萬年提出的新型遊擊戰法、越北山嶽叢林野戰生存、防護和後勤保障方法而製定。
在越北防線問題上,駐越蘇軍顧問根據越南國土呈南北走勢,東西線距離短,越北山嶽密布,植被繁茂,山高路陡、河流縱橫的特點,強調越北第一防線應以地方部隊、民兵為主體,通過廣泛設點,對中國軍隊進行層層狙擊。
同時,在長達2373公裏的邊境線上,留下少量王牌正規軍作為機動攻擊部隊使用。蘇越聯軍的作戰意圖就是迫使解放軍戰線拉長,利用新型遊擊戰術,在越北圍殲解放軍主力,然後迅速北上,占領中國雲南和廣西山區。
1978年11月1日,越南高平省重慶縣獨立營、當地公安軍、民兵上千人在蘇聯當局和越南當局雙重指使下,悍然入侵中國廣西靖西縣庭毫山地區,開槍殺害靖西縣邊民8人,打傷中國軍民100餘人,還惡人先告狀,在國際上聲稱中國軍隊入侵了越南領土。
中國政府據理力爭,讓世界許多愛好和平的國家看清了越南當局的真麵目,還原了越軍殺害中國人民的事實。然而,陰謀被揭穿的越南當局拒不從庭毫山地區撤軍,中國政府迫使對越進行自衛反擊作戰。
戰前,劉伯承、聶榮臻、葉劍英這些著名軍事家一致認為,蘇越聯軍的作戰計劃很有針對性,張萬年和其127師,完全被對方摸了老底,不宜作為主力部隊使用。
因此,原廣州軍區第43軍各師隻作為預備隊使用。第43軍127師的作戰任務是對越南諒山東部的越軍進行牽製性進攻,配合主力部隊殲滅越南第一軍區越軍主力。
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正式打響前,蘇越聯軍使出渾身解數,掌握了解放軍第43軍的布防情況,於是,就有了越南當局動用越軍王牌部隊338師駐防諒山省亭立縣和祿平縣的情況。而祿平縣越軍甚至喊出了“消滅127(師),活捉張萬年”的口號。
兩軍尚未交鋒,張萬年就已經在氣勢方麵壓倒外軍敵軍。1979年2月17日,張萬年僅用半天時間就攻克越軍認為堅不可摧,中國軍隊隻能繞道的祿平支馬防線,諒山東側越軍陣腳大亂。
緊接著,張萬年和128師孔憲禮這兩位師長,屢立奇功,僅用數天時間,居然從預備隊打成了東線兵團主力,2月20日,先頭部隊已抵近祿平縣城外圍的越軍前沿陣地,嚇退了祿平縣城守軍。
此時,127師以戰損300餘人的代價,殲敵800餘人,仗打得太順利,東線兵團前敵總指揮許世友都覺得這是越軍引誘解放軍深入的伎倆,不得不下令:張萬年,主力部隊還沒完成預定作戰計劃,你給我慢點打!嚇跑了諒山越軍主力,我拿你是問!
此後,張萬年一麵總結作戰經驗,一邊圍剿補給線殘敵。進而提出:炮擊前,偵察部隊務必做到情報準確,保證炮擊時能夠消滅敵軍70%以上的有生力量,排級以上作戰單位,務必做到隊伍走到哪裏都有斥候警戒。
班級作戰單位要有60迫擊炮。排級單位要有82無後坐力炮和82迫擊炮、連級單位要有100炮迫擊炮。盡可能利用威力較大的重武器將敵軍消滅在輕武器射程外。
因為指揮得當,武器裝備搭配合理,所以,127師的師部始終與最前沿陣地保持在3公裏範圍內。各團指揮部與前沿陣地始終保持在2公裏範圍內。越南當局數次派精銳特工襲擾,也未能傷及張萬年師長得一根毫毛。
2月26日,張萬年奉命揮師西進,攻克祿平縣城後打過奇窮河。3月3日,殲滅迷邁山越軍300餘人,為第55軍殲滅諒山城裏的越軍主力贏得了時間。此時,127師以己方傷亡600餘人的代價,殲敵1700餘人,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3月5日,中國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主要目標已實現,中央軍委下令大軍班師回國。越軍畢竟是深得中國遊擊戰術、運動戰術真傳的部隊,發現中國軍隊開始著手撤出戰場,便集結人馬實施反撲。
越南第一軍區以338師462團為主力,開始向祿平縣城南郊集結,並收攏祿平東側4號公路沿線各路殘兵,企圖在127師撤軍途中進行大規模襲擾。
張萬年師長命令127師各團收攏部隊,形成“品”字陣型,主力部隊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都安排連級偵察部隊警戒。要求外圍警戒部隊與主力之間距離保持在2公裏以內,任何方向的偵察連隊與敵軍發生交戰,主力部隊必須及時支援。
在這種行軍陣型下,越軍炮火偵察兵難以確定127師主力的具體位置,其遠程炮火沒法發揮作用,輕重機槍、火箭筒這些單兵火力也難以發揮作用,更沒法利用步槍、手榴彈實施近身戰。
大軍撤出祿平縣城時,越軍338師462團加快了追趕的步伐。張萬年決定,利用越軍此前在祿平縣城東北郊區設立的陣地,狠狠收拾一下這些尾隨的越軍。
3月7日,張萬年派出3個加強排的步兵,攜帶重機槍、火箭筒、無後坐力炮,悄悄占據400高地主峰、2號高地和7號高地,主力部隊放緩步伐,繼續撤軍回國。
3月9日上午7時,127師主力剛從400高地群經過,在西側單位警戒任務的流動觀察哨報告,越軍462團一個加強連約200人的隊伍正摸向由7號高地。此時,張萬年命令主力部隊停止行軍,形成一個環形軍陣,由379團主力使用各類炮火支援7號陣地。
同時,派379團1營2連輕裝支援7號高地。越軍誤認為解放軍127師主力已經走遠,便加快步伐,一窩蜂衝上7號高地。越軍剛走到7號高地前沿陣地,就遭到解放軍猛烈的狙擊,當場被擊斃10餘人,在潰逃過程中,又遭遇379團的火炮襲擊。
上午10時,越軍462團主力靠近7號高地,此前潰敗的那個越軍加強連再次向7號高地發起衝鋒,又被379團1營2連擊潰,被壓製在山腳下的密林中。張萬年命令379團對著越軍藏身之地進行炮火覆蓋,命7號高地379團1營2連用輕重機槍進行交叉射擊,戰至下午15時,全殲了這個尾隨的加強連。
夜裏19點,遊動哨兵報告,越軍462團3營第7、8連正向班坑地區集結,企圖襲擊我軍運輸車隊。
從祿平縣城到支馬地區,也就13公裏的路程,但大部隊行軍,很多瓶瓶罐罐需要運輸,還要時刻提防敵軍襲擾,更不能丟下斷後的部隊,因此,127師主力和128師一部,從3月6日開始撤軍,至3月9日晚上7點,127師379團主力仍在祿平縣班坑。
軍部後勤車隊16輛車甚至還沒有離開班坑地區。為此,張萬年命令379團2營和3營,以及廣西寧明縣一個民兵連馬上對越北4號公路沿線2公裏範圍內的地區進行搜索,發現敵情,馬上消滅。
462團3營第7、8連100餘人就在祿平縣班坑鄉政府駐地附近的山坳裏待命。解放軍379團3營8連發現了這股越軍後,采用輕重機槍交叉射擊的方式突襲,戰至10淩晨1時,殘餘的數十名越軍躲在山坳的一處洞穴內負隅頑抗。
解放軍379團3營8連的戰士使用火焰噴射器,無後坐力炮將這股越軍埋葬在山洞內,解除了後患。
379團3營8連在作戰的同時,負責搜索公路沿線敵情的381團3營9連5班,也在9日夜間23時左右,突然與越軍338師460團殘部100餘人遭遇。該班班長郝修長臨危不懼,與副班長戢祥恩各帶4名戰士,分成兩組,利用槍械長點射抵近突襲的方式,狙擊越軍。
戰至10日淩晨2點,郝修長所在的戰鬥班共擊斃越軍56人,為全軍掃清了最後一道大障礙,己方犧牲3人,傷4人,其中,班長和副班長在戰鬥中犧牲。
11日,43軍大部隊撤離越南,回到廣西寧明縣邊境地區。在28天的戰鬥中,127師在張萬年的指揮下,傷亡800餘人,取得了斃敵2125人的戰績。
在帶兵出境作戰期間,張萬年每次指揮攻堅作戰,部隊總能充分發揮出運動戰、遊擊戰的優勢,以傷亡少於敵軍的代價迅速獲勝。在敵攻我防之際,張萬年總能巧妙用兵,使越軍的遊擊戰、磁性戰失靈,成為了善於運用遊擊戰術的反遊擊戰術專家。
戰後,張萬年屢立新功,先後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是國之棟梁,人民英雄。
參考資料:
[1]《張萬年傳》寫作組:張萬年傳[M]解放軍出版社2011
[2]沈晨曦:張萬年在1979[J]黨員生活(武漢)2015(5):38-39
[3]佚名:"越軍克星"張萬年:不帶條令上戰場[J]中國故事:專欄版2015(0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