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徐冠巨:民營經濟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底盤”
海外網3月8日電 3月8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浙江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結合民營經濟發展,暢談學習《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徐冠巨表示,報告全麵體現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到首位,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三去一降一補”作為抓手,通過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
這些年來,浙江民營企業努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追求高質量發展,“浙江經濟在走向新時代的時候,開始展現出全新的生機和活力,浙江大地已經邁進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徐冠巨說。
通過在企業一線的實踐和調研,“優勢企業的競爭力更強了。”徐冠巨用一組數據說明,2017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6%,十大傳統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3.2%,他認為,這得益於“三去一降一補”和環保組合拳持續推出。
“高質量發展越來越成為企業的共識。”徐冠巨說,製造業企業逐漸擺脫低水平擴張的模式,尋求高質量發展新路,浙江省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提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經濟已經走在全國甚至全球的前列。
“企業的營商環境更好了。”徐冠巨說,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帶來了風清氣正的發展氛圍,特別是浙江率先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辦事更方便了,近9成的審批和服務事項 “最多跑一次”就能得到辦理。麵向新時代,優勢企業的發展信心更足了。“我們民營企業大膽地投資未來,我們企業創業發展的勁頭更足了。”
此外,徐冠巨還表示,“民營經濟作為我們浙江的先發優勢,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底盤’。但對照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培育新優勢、疊加新動能、煥發新活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發展空間。”為此,徐冠巨提出建議,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創新思維的引導,對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麵推進轉型升級;其次,抓住數字經濟的時代機遇,讓數字技術像服務生活和消費那樣,來服務生產和製造;最後,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物流體係建設,支持和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初曉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