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

時值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了紀念“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津雲新媒體策劃推出H5動態紀實長卷《稻子熟了》,將他為雜交水稻事業奉獻畢生精力的故事娓娓道來。

長卷由極具特色的木版畫風格繪製而成,從袁隆平的第三個夢“在中國的鹽堿地上種出高產水稻”開始講起。
畫麵開篇便將網友帶入新疆喀什地區嶽普湖縣,描繪出今年300畝耐鹽堿水稻在這片重度鹽堿地上茁壯生長的壯闊畫麵。而讓這裏的土壤得到改良,讓這裏的百姓收獲糧食,都離不開袁隆平。為了讓中國糧食安全再築一座“堡壘”,袁隆平計劃用5年到8年的時間,在中國推廣種植1億畝耐鹽堿水稻,讓億畝荒灘變良田。長卷生動刻畫了袁隆平從2016年牽頭成立“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到帶領團隊開展雜交育種研究工作並迎來耐鹽堿水稻品種測產成功的全過程。



長卷還用細膩動人的筆觸再現了袁隆平與天津的深厚淵源;回溯了他從31歲那年開始,如何走上“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之路;如何與雜交水稻結下不解之緣;如何帶領團隊在不懈地堅持努力下,完成“三係法”“兩係法”“超級稻”的技術攻克;又是如何帶領團隊繼續向單季稻畝產1200公斤的世界紀錄發起衝擊,心心念念地希望能夠用這個目標為他熱愛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


長卷以H5的形式加入很多用戶互動環節,讓網友置身其中,仿佛就在袁老身邊。長卷中插入的20多段短視頻及圖片,均為津雲新媒體記者經過實地采訪、拍攝獲取的珍貴素材。長卷從今年6月初便開始策劃,津雲新媒體記者曆時兩個多月,兵分多路前往山東、新疆、湖南和天津等多省市進行視頻拍攝,采訪了十幾位與袁隆平共同工作、生活的人物。此後,津雲新媒體又用了一個多月時間,進行長卷和視頻創作,對文案反複推敲修改數十次,在設計繪製、後期包裝、視頻剪輯等工作中更是精益求精,力求用最真實生動的畫麵呈現出袁隆平的一生成就。


長卷尾聲,袁隆平離世前家人們圍繞在他身邊,唱起他最愛的歌曲的畫麵真切再現。他寫給媽媽的那封信更是感人至深:“稻子熟了,媽媽,您能聞到嗎……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穀子在陽光中劈啪作響,水田在夕曬下泛出橙黃的顏色。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



袁隆平是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當時他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隻是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
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再說一聲:袁老,謝謝您!
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完整版動態長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